我们所处的时代是资本的时代,也是中国的投资者从本土走向全球市场投资的时代。近期筹划推出的“港股直通车”,第一次让我们的投资者从一个本土的投资者有机会成为一个世界投资者,期间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于中国小到居民的理财、企业的投资,大到整个金融市场结构的转型都有非常大的意义。
资产重估将波及全球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居民投资意识的全球化,中国资产价格的重估,可能会出现一个从中国内地到香港以及到海外相关市场的逐步推进的趋势。
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的牛市,以及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扬,都是对国内资产价格的一个重估过程,目前这个重估过程基本上矫正了国内资产过低的局面。
资产价格重估也会扩散到更远的地方。全世界很多资本市场上都有以中国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比如一个在澳大利亚的上市公司,以锆为主业,市盈率只有5倍,于是可以组织一个私募基金,把这些低估的与中国概念相关的资产收购,转手卖给一些市盈率40倍或50倍的上市公司,这样就会将重新估值的浪潮扩散到澳大利亚或者更远的地方。
在资产重估的波浪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不仅会出现价格的提升,往往还伴随结构的调整。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引发中国的投资者关于投资理念的又一次革命。
如果说第一次观念的革命是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对价值投资理念的认同,以及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崛起的话,第二次革命就是以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开放为契机,在中国的价值投资理念中,加入全球化的元素。这使得我们需要重新评估在全球化的情况下,同样一个公司具有怎样的价值,应该怎样定价。
举一个例子,中石化在香港的股价有一段时间低至6港元,国内投资者会认为这是值得投资的,但是具有全球配置资产空间的海外机构投资者却不这样想,他们把中石化与其他同一行业的石化企业的估值进行比较,如果其他的公司都是6、7倍市盈率,这个公司是10、11倍,他们就会减持。
A股离价值投资有一定距离
证券市场主流的投资理念有两种:一个是以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另外一个是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动量投资。在股市过了5000点之后,在5000点上的投资更加注重的应该是市场的趋势和动量,动量是什么?就是市场所形成的共识,以及市场自己往前推进自我强化的一个趋势。如果动量一直存在,就一直有上升的趋势,但这离价值投资有一定距离。
投资始终还是要回到最为基本的上市企业盈利能力上来。二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也是推动市场上扬和信心增强的重要力量。现在市场的估值水平,已经基本体现了2007年利润的超额增长,下一步走势的关键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否可持续,目前盈利的质量如何。
从目前的初步统计看,二季度70%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中,大概16%-17%的盈利来自于交叉持股带来的收益,20%来自于会计制度变革和税收变动带来的好处。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利润是来自于价格的上升,这种上升带有很强的周期性,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在质量和技术上有实质性改进。只是原有的库存因为通货膨胀压力导致价格上升。因企业的技术进步而带来基本面的盈利改进,笔者认为只比GDP的增长高一点。
那么,盈利是可持续的吗?这一点还需要观察,如果可持续,目前的市场点位没有很大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股权分置改革,很多公司出现了股权激励,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利润增长不可持续,市场则面临一个深度调整的可能。
在目前的市场估值情况下,不少私募基金已经变得很谨慎,但从总体意义上来说,公募基金还很乐观,其中有主动乐观,也有被动乐观的。部分基金本来减持了,但是大量新的申购促使基金不得不加大持股。这种不断涌入到基金的资金很可能成为推动市场调整的导火索。
如果借鉴一下海外经验,就会发现公募基金的乐观并非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如果总结此次美国次贷风波,从投资角度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训,就是全球大型的对冲基金经过了自己内部的评估,以及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都共同持有一些3A级2A级的证券,在市场平稳时期,它们的收益率很高。
但是直到真正有投资者因为上游房地产市场价格下滑,要赎回的时候,才忽然发现这些原来评级很好的蓝筹证券已经没有人接盘。在次贷风波爆发之前的7月份,高盛旗下的阿尔发基金一度是国际资产管理界的神话,年化回报超过100%,时间持续了好几年,但危机爆发后要赎回1亿美元的时候,发现当天市值缩水幅度很大。
现在对于A股的基金应该存在这样一种担忧。现在大家一发基金,90亿、100亿或者更多,成立之后按契约规定一个月之内完成建仓。对于这些基金来说,无论是大盘还是小盘,都集中持有200只左右的股票,并不断把蓝筹股推高,如果市场出现调整,加上流动性管理不好,很可能会出现第一只不得不暂停赎回的开放式基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